当前位置:最新笔趣阁 > 历史 > 战国之秦国太傅小说 > 第14章 赵雍之谋
加入收藏 错误举报
换源:

战国之秦国太傅小说 第14章 赵雍之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公元前326年,也即赵肃侯二十四年,赵肃侯赵语病逝于都城邯郸,年仅十五岁的公子赵雍继承赵侯之位。

当此之时,列国看到赵国国内主少国疑的局面,就想趁此良机派遣重兵在赵国的身上咬下一块肥肉来。

值此这赵国的危急时刻,年少继位的赵侯赵雍站了出来,并在重臣肥义的辅佐之下挫败了此番诸侯对于赵国的图谋。

凭借着这次危机之中的出色表现,赵侯赵雍逐渐掌握了赵国的大权,赵国国内的局势逐渐安定了下来。

将国内那犹如一团乱麻的事物尽数理清了之后,赵侯赵雍开始将视野投向了整个天下。

放眼当今整个天下,曾经的霸主魏国已然是日落西山,只能与同属三晋的韩国相互扶持。

再看东方的齐国凭借着那一骑绝尘的经济傲然挺立于诸侯之林,南方的楚国依靠着那广袤的国土不断地向四方发动着一场场战争。

就连数十年前在霸主魏国的攻势之下勉力支持的秦国,在经过了秦献公、秦孝公两代人的变法图强之后,秦国已然不是当初那个丢失河西七百余里的秦国。

看过了魏国的没落、齐国的富裕、楚国的强盛还有秦国的崛起之后,年轻的赵侯赵雍又重新将目光放在了自己赵国的周边。

此时,赵国的北疆之地林胡、楼烦等外族时常南下,赵国的腹心之地更是盘踞着一个强大的对手,中山国。

面对天下之间那一个个强劲的对手,面对着赵国之外那一个个心腹大敌,年轻的赵侯赵雍最终下定决心要用一场变革彻底强大自己治下的赵国。

这便是历史之上著名的“胡服骑射”。

只是一开始,赵侯赵雍所提出的这一场变革受到了极大的抵制,而这抵制的主要力量便是由公子赵成为首的宗室老臣势力。

他们高举着“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的旗帜,果断站在了赵侯赵雍的对立面,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面对这股势力对于自己所要进行的这场改革的阻拦,赵侯赵雍并没有动用雷霆手段强势镇压,而是选择亲自前往叔父赵成的府邸。

叔侄二人在公子赵成府邸之中一番可谓是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公子赵成推翻了自己之前的主张,开始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赵侯赵雍的身后为其所要推行的改革保驾护航。

如此这般,拥有了重臣肥义的辅佐,又有赵成这位叔父支持的赵侯赵雍一步步实现着自己心中的蓝图,赵国的国力、军力也在这一场胡服骑射的过程之中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当然,对于在这场变革之中支持自己的叔父赵成,赵侯赵雍自然也是给予了其极大的礼遇。

就如同今日两人单独交谈这般,在叔父赵成面前,赵侯赵雍从来就没有摆过什么国君的架子而是以晚辈之礼待之。

两人之间一番客套之后,只见赵侯赵雍十分熟络地将叔父赵成拉到一旁的坐席上坐下。

“叔父”

带着几分和善的语气轻声呼唤了一声之后,赵侯赵雍望着面前的叔父赵成轻声问道:“不知叔父今日入宫面见赵雍,所为何事?”

当听到面前的赵侯赵雍询问自己来意,赵成的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了今日白氏酒家之中那一位白衣少年的身影。

接下来在赵侯赵雍的默默倾听之下,赵成开始将今日姬凌所说出的话语竹筒倒豆子一般的一五一十说与了对方知晓。

良久之后,等到回响在大殿之中的话语声渐渐消逝之际,默默听完了这一切的赵侯赵雍忽然站起身来。

往着大殿一侧轻踱了几步之后,并沉思片刻之后,赵侯赵雍带着几分平静缓缓说道:“叔父以为对于此番齐国出兵燕国一事,我赵国应当如何自处?”

“自然是应当竭尽全力阻止。”听到赵侯赵雍这一句询问之后,赵成并没有半分犹豫,心中想法当即脱口而出。

这句话说完之后,只听赵成微微顿了一顿,随即轻声说道:“正如我今日在白氏酒家之中的这位姬凌先生所言,齐国完全攻占燕国之后,我赵国便处在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一方面,失去了燕国这个国力弱小的国家,齐国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我赵国;另一方面,若是让齐国完全吞并了燕国,那么我赵国抵挡齐国的压力便会成倍地增加。”

一番分析之后,赵成脸上的神情忽然变得格外的严肃,缓缓吐出了自己经过思考得出的最终结论:“君上,任由齐国吞并燕国,对我赵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