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笔趣阁 > 历史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十五回:朱阿三守家守梦想,田令孜打仗打笑话(一)
加入收藏 错误举报
换源:

五代十国演义 第十五回:朱阿三守家守梦想,田令孜打仗打笑话(一)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话说黄巢问胡真带来的坏消息是什么?

胡真说:“我俩兄弟饿了两天了。”

黄巢哈哈大笑说:“吓我一跳,再饿你四天,凑个六六大顺。”

说完吩咐摆酒。

庞师古说:“大将军,多煮几锅饭,让我吃饱。”

庞师古一顿吃了五十多碗饭。

黄巢叫来尚让,胡、庞二人拱手相见:“拜见军师。”

尚让拱手还礼,黄巢向尚让说明了中原情况,说:“军师,我们现在是三选一。是趁胜追击灭了高骈,还是回到荆门报仇,还是挺进中原?”

南征北战人犹在,千死万伤鬼亦难。尚让说:“高骈已经不是当年的高骈,这次的行动告诉我们,他和朝廷有了二心,留着他,也许对我们有好处。荆门之战,只是我们的一时大意,刘巨容的两三万人马,翻不起大浪。看来朱温是个能人,我们北上与他会师,占领东都洛阳,中原便是我们的中原。”

黄巢听从尚让的建议,率大军挺进中原。

这两年时间,朱温在中原到底干了些什么?

朱温在中原,已经拥有了一支威武之师,更有一批可用之将:训练军队找朱珍,训练口才有胡真。保家卫城庞师古,周贵娘是朱珍的定海神针。

朱温不但扩大了人马,新占了郑州许昌。为了寻找神仙姐姐,他还去拜过菩萨。有一次拜了菩萨后,当晚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饿了,向菩萨讨吃的。菩萨给他四碗粥,粥碗上分别写着:汴州、宋州、毫州、颍州。并对他说:“这是送给你的家底。”

梦醒后,朱温想,这四州是菩萨送给我的家底?从此,朱温就对这四州念念不忘,月下饮茶,念倾天涯,祈祷梦想成真。念念不忘的还有神仙姐姐,人有生老三千痴,唯有相思不可医。

中原地区一度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乌云蔽月,人迹荒绝,说不出如斯寂寞。对的,朱温会唱歌,不但会唱刘邦的《大风歌》,还会唱《对酒当歌》、《曲项向天歌》。

朱温在中原,身边有个胡真,与读书人说话,不但感受到了文化气息,而且能打开脑洞,打开心结,学习知识。

朱温向胡真请教《孙子兵法》,你想知道胡老师是如何教学的吗?

胡真说:“将军,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年尧考察舜,就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他。一个男人,要想治国平天下,先从齐家开始。家庭就象战场,计谋如同阳光。要想阳光明媚,三十六计全上。

“你在外面疯了一天回来,刚进家,老婆就要把你赶出去。你便用以退为进、将计就计。你就说:‘我是回家拿点钱,准备马上出去喝酒。’老婆绝对会怒吼:‘今天你再敢出这个门,我就打断你的腿。’你马上老实地说:‘我不出去了,我去睡觉。’

“老婆和你妈妈吵架,你就打小孩。老婆自然就撤下火线来保小孩。这叫围魏救赵计。

“你想买东西,老婆不让,你就给她闺蜜施点小恩小惠,让她去做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叫远交近攻计。

“男人存私房钱,应用满天过海计。想吃鸡肉又不敢杀鸡,用借刀杀人计。孩子帮他妈不帮你,就用反间计。老婆已经拿起棒子,快快快,走为上计。

“有一对老人,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令人羡慕。我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老婆当家几十年,我只鼓掌不发言。如问苦瓜怎么样,我说味道特别甜。’”

胡真当老师,肯定是个好老师,将三十六计教得如此通俗易懂。

一天,朱温心情烦躁,就去找胡真,胡真看出来了,问:“今天怎么啦?”

朱温说:“心里有点烦。”

胡真说:“我也烦,笔墨纸砚,书不尽世上心酸;日月星辰,照不亮人生黑暗;东西南北,走不出世间纷纭。”

朱温问:“你烦恼什么?”

胡真说:“我常从钱庄门前经过,从没人送我一锭金子,哪怕送我银锭,我也不嫌弃。我到处布告,卖天上的太阳,竟然没有一人来买。我家门前也有一棵树,亏我天天守株待兔,可从来就没有一只兔子来撞。人家运气好能碰上天上掉馅饼,而我却只看见天上括风,天上下雨,天上下冰雹。牛郎在河边,能看见七仙女洗澡。我常去河边,只看见牛洗澡,你说烦不烦?烦烦烦,人间挣扎无穷难。天罗地网冲不出,怒火万丈海烧干。”

朱温听了哈哈大笑。

胡真说:“我发现,我得了一种病。”

朱温说:“什么病?”

胡真说:“我总羡慕别人,我羡慕知了,一天到晚悠闲地歌唱。我羡慕燕子,五湖四海都是家,皇宫大院随便进。我羡慕萤火虫,屁股能发光,如果我的屁股也能发光,我家就不要点灯了。我羡慕黄金虫,拉出来的全是黄金,我拉出来的,哪怕只有一半是黄金,我也早成大富豪了。我羡慕树木,冬天敢脱光衣服,赤身**迎接暴风雪。”

朱温大笑说:“我也羡慕,我羡慕老鼠,天天入洞房。我羡慕蚊子,想和谁亲嘴,就去和谁亲嘴。我羡慕蜜蜂,一生的工作就是采花。我羡慕宠物狗,常常被贵妇人抱着。我羡慕青春痘,一辈子生活在花一样的脸蛋上。”

胡真大笑着说:“你的羡慕概括成一个字——色。弟妹知道,一定会夸你‘看你骨骼清奇,是个挨打的好材料。’”

朱温哈哈大笑问:“胡大哥,我们没有跟随黄将军南征北战,是不是一种遗憾?”

胡真说:“把弯路走直是聪明的,因为你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路在脚下,路在心里。”

从878年8月到880年11月,黄巢南征北战的这两年多时间,朱温留守中原,还有一大收获,在汴梁城,认识了汴梁城的首富,名叫李让,两人成为了好朋友。把事业干得有声有色,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朋友交得有情有义,这便是成功。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11月,黄巢率部到达许昌,朱温在当年第一次见黄巢的地方,也就是当年关羽挑袍辞曹的灞陵桥边,迎接黄巢,两支部队胜利会师。

黄巢一见朱温,非常高兴,说:“为什么不亲自南下接我?”

朱温说:“我怕大将军重奖我,奖品太重,我背不动。又怕大将军夸我,夸得我一个大男人不好意思。还怕大将军奖我一群美女,我担心我的腰。”

黄巢说:“你想得太多了,你应该接受惩罚。”

朱温惊恐地说:“不会是罚酒三杯吧?别别别,大将军,我求求您,我这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酒桌上被人罚。”

两人哈哈大笑,朱温带着大家走上灞陵湖边的酒楼,在这里为南征北战的将领们,接风洗尘。唯一没来的就是孟楷,两年前以为朱温必死无疑,想不到事实恰恰相反。宴会上,朱温春风得意,穿梭在席间敬酒。举起杯中美酒,增添一分**辣的奔放。有朱温调动气氛,众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七天后,黄巢率大军第四次来到神都洛阳。兵临洛阳城下,唐东都留守刘允章遵守承诺,率百官出城夹道欢迎。好不好玩,前两次,做梦都想进,就是进不来。这一次,不要打,还成了贵宾。雄纠纠,气昂昂,踏进大洛阳,并开赴洛阳周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正如杜甫诗: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洛阳,牡丹之都,军民的心情,正如《牡丹之歌》唱道: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起义军将士,能与牡丹共鸣。是呀,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走进洛阳,黄巢感慨万千。洛阳,几千年的古都,中国唯一的神都。这是你的优势,被我看上才是你的本事。你曾经三次将我拒之门外,我恨你。今天我原谅你了,我大度吧。我不但原谅了你,恭喜你,你还成功地勾引了我。洛阳啊,没有你,我好寂寞,你知不知道,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洛阳,我爱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愿提笔画尽天下,许你一世繁华。

黄巢从中原下杭州,下建州,下福州,下广州,到潭州,到荆州,到中原,完成了一个大圆圈,这一圈之大,仅次于转圈大王麦哲伦。进了洛阳,黄巢思路大变,眼界大开。东西东西,占领了东都,西都还会远吗?皇权似乎触手可及。

起义军过去叫匪军,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杀了许多不该杀的人,现在必须、立即、马上改头换面,收获民心。黄巢下了一道从没下过的命令:再也不许抢劫,不许滥杀,不许抓壮丁。

进驻洛阳,黄巢便安抚市民,严明军纪,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东都城内秩序井然,秋毫无犯,这才像真正的农民起义军。

稍事休整,黄巢率兵西进。挺进长安!我们都顺路!

黄巢占领洛阳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为了防止黄巢进入关中,唐僖宗任命田令孜为都统,守卫潼关。

潼关,为中华十大名关之老二,关中的东大门。是洛阳到长安的驿道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漫步长廊上,黄河在挽弓。烽台连锁矗,关隘弹丸封。谭嗣同《潼关》诗云: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啼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失潼关,便失关中;失关中,便失长安。可是叫田令孜守卫潼关,他却足不出长安城。好像他穿越到了现代,可以用无线电遥控指挥。

田令孜到底有什么通天本事,如此牛皮?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