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二百四十二 你觉得你能很好地驾驭他们?

能突破制度约束本身就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存在。

尤其当这个人还是一位军中大将的时候,那就更危险。

想象一下,京城里出现大问题的时候,这些大将突破制度带兵入城,将一切都给平定了……

军队和武力才是真正的手腕啊。

皇帝威望高,还能压住这些大将。

可要是皇帝威望不够,这些大将就会成为一个个非常确定的不稳定因素。

这种不稳定因素是郭鹏不能接受的,同样,郭瑾更不能接受。

“所以父亲才要允许子孝叔辞职,还要惩治子廉叔。”

“子廉本身算不上多大本事,与他并列的将军有很多,但是因为他是亲族将领,有这方面的加成,加上他的万贯家财,才必须要处理,子孝则是威望仅次于为父,不处理不行,而除了子孝之外……”

郭鹏看着郭瑾:“你说说,军中还有哪些非常有威望的将军是你难以驾驭的?”

“我魏大军定鼎天下之后,世人评断军功,定下五员大将为当世前列,卫军将军赵云,镇西将军曹仁,镇东将军张辽,镇北将军于禁,还有镇南将军乐进,当此五人,其余诸将,名声都没有那么显著。”

郭瑾认真的回答。

“没错,就是这五人,威望最高,权势最大,职权最重,军功最盛,对于你而言,他们更受到军队的崇敬,而其中,威胁最大的曹仁已经处理掉了,接下来,还有四个。”

“父亲的意思是……他们都要处理掉?”

“你觉得你能很好地驾驭他们?”

郭鹏笑了笑:“你说,你能驾驭谁?还是说你有信心,可以让谁做你的心腹,继续用他而不受到反噬?”

“这……卫军将军赵云赵子龙,为人忠良纯正,一心为国,从无半点僭越、违法之举,乃是军中将领之典范。”

郭瑾看起来对赵云也很有好感。

“倒也没错,正因为如此,为父才把子龙放在中央统领卫军,给他如此大的信任,子龙是农庄子弟,性情淳朴,更是为父亲兵出身,最为亲近。

对了,当初你和你母亲从洛阳到北疆的几次往返,都是子龙和郭烈一起护送的,尽职尽责,从无差池,这些事情你还有印象?”

“略有一些,不太清晰,但是依然记得当时子龙将军骑白马的飒爽英姿。”

“哈哈哈哈哈!”

郭鹏点了点头:“子龙的确是不忘初心的将领典范,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而且卫军将军这个职位过于要害,为父能驾驭,你不一定能,除却子龙之外,你今后还是不要设置卫军将军这个职位了。”

“父亲觉得这个职位不好?”

“要害职位,执掌京城大部分兵权,除却子龙这种为父绝对信任的人,其他人都不可以用,不管是谁,所以还是不要设置了,直接分散兵权,卫军四将军就够了。

或者你要觉得不够,五将军六将军也可以,不是将军也可以,校尉就不错,为父立国的时候有太多功勋将军要赏赐,不给将军名号说不过去,你则不然。

你总归不能把兵权托付给一人,尤其此人还有威望,必要时节,依靠他的威望,他能突破制度,带兵入城,扭转局面,那是最危险的。”

“儿子知道。”

讨论到要紧的事情,郭瑾面色紧张,非常认真。

他非常清楚军队的威力所在。

郭鹏用五千禁军废掉三四万士人及其家眷的事情近在眼前,这种事情,郭瑾绝对不会忘记。

五千禁军就能威压天下,废掉士人特权,把一整个特权集团废掉,可见军队的威力之大。

军队,才是君主**的根本和基础,所以中央军的兵权,还是直接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最为可靠。

“剩下三人,于禁,张辽,乐进,你觉得又该如何处置?”

放过赵云,郭鹏又开始安排其余三人。

郭瑾默默地思考了一会儿。

“父亲曾让儿子随军去辽东参加战事,那段时间里儿子和于将军相处过,感觉于将军是一个纯粹的将军,且为人并不太强势,所以儿子并不担心他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郭鹏稍微思考了一下,觉得郭瑾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于禁在几名大将之中,算是资历比较轻的,曹仁也好赵云也好乐进也好,都在于禁之前投效郭鹏,只有张辽是最后投效郭魏集团的,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高调的那种性格。

事实上几名大将都不是很高调的性格,相反,比起一些二线将领,他们反而更加低调。

倒是那些二线将领有的非常高调,总想搞个大新闻。

而且早前他们都是郭鹏的旧部,在郭鹏的指挥下行军征战,直到郭鹏退居二线之后,他们才纷纷顶上一线,靠着魏帝国统一全国的战争成为五虎上将。

比起赵云、曹仁和乐进,于禁和张辽其实处境并不好,甚至在朝中也没有什么愿意为他们说话为他们奔走的人,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基本上全靠郭鹏的信任。

于禁其实也挺倒霉的。

于禁最早是鲍信举荐给郭鹏的,早期鲍信在郭魏集团中的地位很高,一度担任兖州刺史的职务,是郭魏集团最早的封疆大吏之一。

那个时候于禁与他的关系很好,两人常有往来,交往亲密,互相之间都没什么秘密,甚至还有互相结为儿女亲家的打算。

不过很快,郭鹏决定称王,在郭鹏称王的这一过程中,荀彧、臧洪和鲍信是三个主要的反对势力领袖,和郭鹏站在了对立面上。

荀彧和臧洪最后为此而死,鲍信则因为最后时刻怂了,向郭鹏乞饶,所以侥幸活命。

之后,他虽然丢了全部的身家地位,但是好歹还是活着的,全家都居住在洛阳郊外,耕种田地为生,并没有遭到什么进一步的迫害。

比荀彧和臧洪好多了。

不过鲍信还是惊惧有加,每天都在担心郭鹏会不会加罪于他,把他杀了之类的,甚至一度有学习当年韩馥的架势,躲在厕所里试图割腕自杀,最终被家人救了下来。

虽然被救了下来,但是他的疑心病并不能治愈。

终于,在延德六年,鲍信在浓重的心病加持下,感染风寒不治身亡。

鲍氏家族失去鲍信,进一步衰微,现在鲍家人只能守着一百多亩薄田过日子,家中子弟连读书都难,吃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郭鹏并没有抚恤的想法。

站错队的人苟活下来已经是无上的恩典,还想要什么?

要是让站错队伍的人得到宽恕,当初那些站对了队伍的人要怎么赏赐才算够?

不过于禁可能终究是念及当初鲍信的举荐之恩,还有后来相处的情分,派人给鲍信一家送去了一些钱财,粮油米面之类的,接济他们度日,让他们不至于饿肚子。

这个事情当初有御史台的官员上表给郭鹏,弹劾于禁居心不良,不过被郭鹏留中不发,摁下去了,没理睬他,默许了于禁的接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